标签归档:皇家理工

世界著名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或称皇家工学院(瑞典文: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KTH)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于1827年,为瑞典最大的工学院之一,校名原为“工学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为现名。瑞典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出自这所大学。该校除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城的主校区外,另外还有西斯塔、汉宁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几个校区,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类高等学校,也是一所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世界上多所大学和学院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关系。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徽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徽

名称: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校训: Vetenskap och Konst(“科学与艺术”)

创校: 1827年

类型: 公立大学

校长: Peter Gudmundson教授

所在: 瑞典斯德哥尔摩

校园: 市区及郊区

教员: 3,500人

机构成员:CLUSTER、CESAER、EUA及其他

目前,该大学在校本科及硕士生12,000名,在校博士以上研究生1600名,教职员工3500人,总占地面积为260,000平方米。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拥有设施一流的物理研究中心,并不断完善其提供的各类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的新需要致力于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如:建筑、产业经济、城市规划、环境技术、电子等)的教学和科研,也设继续教育,尤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有自己的专长。

 

★瑞典最大的理工大学

★承担着瑞典三分之一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

★在微电子领域,SoC和一些工艺水平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西斯塔校区所在的Kista科技园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术中心

学校声誉

除了在广泛的专业领域内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设施以外,学校还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有着合作研究的项目和课题。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不断完善其提供的各类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的新需要,特别是针对新兴的信息工程和生物学,学校新创建了信息工程大学和拥有一流设施的物理研究中心。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合作使得其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资源

现代化的实验室和优越的电脑设施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欧盟的研究课程中KTH起着主导作用。

学科设置

瑞典皇家工学院目前提供很多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包括:生物物理,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程,环境工程,信息和通信系统安全,材料处理,量子物理,交互系统工程,房地产管理,软件工程,系统芯片设计,能源工程,计算科学等等。

世界排名

皇家理工大学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2010年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73位,工程及信息技术学科世界排名列第53位。

诺贝尔等奖项获得者

Hannes Alfvén,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Lennart Carleson, 阿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数学最高奖)

分享下我印象中的KTH:

10年夏天来报道的时候,被这金色的校徽和红绿色的爬山虎所吸引

KTH主校区的秋景

KTH主校区的秋景

ICT学院在KISTA校区,是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合办的,坐落在所谓的欧洲硅谷,是个很新很先进的校区,我们专业也在这里

Kista FORUM Buiding

Kista FORUM Buiding

Kista校区比较洋气的一个教室,设备齐全先进

Kista的SAL B教室

Kista的SAL B教室

来之后不久就举办了一场交响乐表演,主校区的草坪舒服啊,坐满了人

symphony night in main campus

symphony night in main campus

圣诞节的时候再来主校,已经看不到几个人了,但却有着节日的气息

圣诞节的KTH

圣诞节的KTH

我最爱的一张作品,主校区外的一排自行车

KTH外淹没的Bicycles

KTH外淹没的Bicycles

2011夏天的主校

KTH主校区

KTH主校区

KTH主校区的草坪还是最让然留念的

KTH主校区

KTH主校区

KTH主校区的图书馆,最喜欢的是这书架和图书馆的那棵树

KTH主校区图书馆

KTH主校区图书馆

瑞典信息化全球折桂的秘密

     

      以高福利闻名的北欧国家,国土面积虽小,信息化建设水平却远超美国等老牌强国。五个小国在全球信息化排名中占据前十名中的四席,瑞典更是高居全球榜首,这背后的秘密你没有理由不知道。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北欧国家以高福利而闻名。但鲜有人关注的是,除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的信息技术给民众带来的生活变革其实也是构成福利的重要部分。在今年世纪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09-2010 全球信息科技报告》中,北欧四国(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全都进入前十名的行列,瑞典更是高居榜首。

     信息福利

      WEF已连续9年评比全球各国的网络就绪指数(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评价范围涵盖全球133个经济体,测算国家整体环境、网络完善程度和信息技术使用普及度三项指标,作为衡量各国信息社会进展的重要参考,并被视为是衡量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竞争力的排名。

      在最新发布的《2009-2010 全球信息科技报告》中,瑞典在多项指标中名列第一,国家整体环境得到了5.85的最高分,单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获得了最高分。

      其实瑞典早就是信息化强国,只是这一次表现得尤为抢眼。每年占全国GDP近4%的信息化投入,让欧盟倡导的“无所不在”信息社会理念在瑞典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教室里,教授在讲解课件时,学生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共享正在演示的课件。互动时,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将疑问显示到教授的电脑桌面。

      即便是在普通出租车上,你都能深刻体会到信息互通的便利。根据导航仪上交通部门提供的实时道路交通流量分析,司机可以与你一起规划合适的行车路线。

      截至2009年,瑞典家庭网民普及率达到84%,移动通信普及率达到94%。3G应用普及率达到92%,看移动电视、用可视电话成为民众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看似简单的信息互通,实际上对瑞典国内信息技术应用中传感、地理信息和无线网络通信等基础性技术与建设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也直接加速了服务商的竞争与发展。以电信领域为例,截至2009年,国土面积仅为45万平方千米的瑞典就有5个3G运营商、4个GSM运营商(其中3个双运营商)、600多个虚拟业务运营商,有力保障了基础通信的便捷。

      通过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瑞典基本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尽可能地实现物体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互联。

      瑞典政府始终认为,ICT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能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能使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有效突破对传统交通、通信手段的依赖,拓展发展空间和交往空间,因此,只有努力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才能使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

夺冠之路

      瑞典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与政府积极推广是分不开的。瑞典政府很早就提出要建设数字瑞典,实现全民信息化社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瑞典的国际竞争力并增加人民福利。

      早在1994年,瑞典政府就成立了“信息技术委员会”作为政府信息技术宏观决策的咨询机构。2000年瑞典政府出台《全民信息化社会》议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领域以及相关的措施。2002年,瑞典颁布了更细致的政策,指导电信、交通、传媒等部门相互协调和融合。2005年,瑞典加大了宽带网络建设,同时,在政府公务中推广实施电子签名和网络办公方案。

      瑞典政府认为,放松对通信产业的限制有利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瑞典出台《进一步促进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法案》,规定所有移动通信供应商都有权进入移动通信网络。结果如瑞典政府预料,在加大竞争,降低准入门槛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旺盛,信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通信服务价格下降了90%。

      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同时,瑞典政府还不断推动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这与我国推行的“两化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法律手段对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材料选择、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和废旧产品回收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激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精细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瑞典传统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产量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这也引发了迅猛而彻底的企业变革,ABB、伊莱克斯等制造业企业借助应用信息技术,既保持了自身的领先地位,又带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瑞典的实践表明,优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鼓励信息技术应用是工业化的明智选择。

      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也是瑞典成功建设信息化的高招。瑞典把规模大、专业性强的研究机构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有效的连接点,促进科研开发面向产业和公共服务。对于市场环境下投资效益不明显、历时较长,难以获得资助的基础性、公共性信息技术研发,政府给予财政投入。近年来,瑞典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4%,其中80%投向了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部门。